您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

特色果业兴 致富劲头足——“康巴蜜桔”成为芒康县木许乡产业发展“金名片”

日期:2025-03-26 点击量:

  青稞是西藏特色粮食作物★★■◆,但长期以来青稞大多都被磨成粉制作成糌粑,其附加值并不高★■◆■■◆,难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。[详细]

  2024年4月,尼玛扎西到木许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后,更是将其作为木许乡的重要项目抓实抓好。为推动“康巴蜜桔”更快走出去,他主动参与了◆◆■★■“康巴蜜桔”的包装盒设计★◆,提出了“品■★◆★◆■‘康巴蜜桔’,享雪域甜蜜”的广告语,并要求种植户用水果泡沫网套对每个蜜桔进行包装,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■■■★■。此外,他还积极与芒康县总工会■◆◆★◆、有关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沟通衔接,切实解决“康巴蜜桔”的销售问题。截至2024年底,全乡已完成3994箱“康巴蜜桔”订单生产交付工作,为群众创收19.97万元,加上群众自售获得的50万元◆★,累计创收约70万元■◆◆◆★。

  版权声明:凡注明★■“来源:中国西藏网”或◆★“中国西藏网文■★★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归高原(北京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体转载■★■、摘编、引用,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,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■■■。

  近日,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,2024年,昌都市芒康县加速推进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■◆,取得显著成效。目前■◆★■,园区已入驻企业77家,实现工业总产值6992万元,完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1862.71万元。[详细]

  “康巴蜜桔■★■■★◆”为何如此受欢迎◆◆■?木许乡党委副书记■★、乡长尼玛扎西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奥秘:“木许乡海拔相对较低,属于干热河谷地带★◆,降雨量少★★■◆★■,昼夜温差大★◆■◆◆。上一任乡领导班子经过调研发现◆■◆,相比其他果木,蜜桔树在这里适应性更强■◆★,出产的蜜桔口感层次更丰富。许多消费者反映,在同类蜜桔中,‘康巴蜜桔’最有‘桔子味’。”

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★★■■◆: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:京(2024)0000004

  在芒康县木许乡,一箱箱“康巴蜜桔”被村民精心打包★■★◆,发往各地销售。仅2024年■★◆★★,全乡通过线万斤,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“金果子”。

  如今★◆★■,“康巴蜜桔”已然成为木许乡产业发展的一张■■★◆“金名片■★◆”,像扎西尼玛这样的蜜桔种植大户正在木许乡不断涌现★◆。下一步★■■,木许乡将继续做大做强蜜桔产业,引领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★★■★,奋力谱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  2017年,木许乡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,木许村及邻村不少群众对建立瓜果合作社的愿望十分强烈★★◆◆■。随后,乡党委一班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◆◆,反复征求意见,最终投资成立了木许村瓜果合作社,并在芒康县乡村振兴局、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解决了当地蜜桔苗木供应、技术培训等难题。村民负责蜜桔管护与采摘,合作社负责分包与售卖,为做大做强蜜桔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
  芒康县产业园区始建于2014年■◆,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0亿元建设而成,园区规划面积212.06公顷,分特色农牧产品加工■◆、仓储物流◆◆★◆◆、商贸交易、综合服务等功能区。芒康县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标准化葡萄生产基地■◆■■★。[详细]

  木许村农民瓜果合作社成立以来,木许乡紧紧围绕“产业兴旺★◆”的总体目标,采取“农户+基地+合作社”的模式■■★,先后推广种植“康巴蜜桔★■◆”411亩,涉及种植户202户,占全乡人口的一半。首批蜜桔苗木自2017年种植后◆★★■■■,经过3年种植期,于2020年开始挂果售卖,当年便取得188万元的良好收益,户均增收9327元◆★★◆。随后,通过不断推行规模化种植■★◆◆◆★、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营销◆◆,如今,“康巴蜜桔”已成为木许乡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◆■,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的特色产业。

  “以前,家里的农场主要用来堆放杂物■■,还种植一些蔬菜。出产的蔬菜除了自家食用外,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。自从合作社成立后,我便在农场种植了蜜桔苗★■。自挂果后,每年都能为家里带来七八千元的收益。”谈起蜜桔的收成,扎西尼玛开心得合不拢嘴。

  “钱包像果实般鼓起★★■,生活像蜜桔般甜蜜。★★”在与记者攀谈中,木许乡木许村51岁的蜜桔种植大户扎西尼玛告诉记者,2024年是他种植蜜桔以来■★★■★◆,收入最高的一年。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共种植了200余棵蜜桔树★■,闲暇时照料一下★■,每年都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
  一方水土,养育一方人。2024年◆■■◆,芒康县木许乡“康巴蜜桔★■★”再获丰收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